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来自数字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课题组 执笔人:黄振华、张海超、肖文康
编者按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列为十大优先行动之一,并做出明确部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当前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整体进展如何,难点何在,怎样突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课题组,对全国21省份121村1815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整体状况和面临的突出难题,并对如何有效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胥坝乡子垄村,村民运用5G网络直播卖葡萄。过仕宁摄/光明图片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智慧健康站,村民通过“云诊室”与医生进行视频会诊。谢尚国摄/光明图片
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种粮大户与技术人员在大屏幕前了解水稻生长情况。王忠虎摄/光明图片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青亭村,农民在手机上设置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新华社发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陈家坝村,76岁的村民鲁有朋打开IP电视上本村的云平台,在便民服务菜单中下单送煤气上门服务,很快便解决了家里的煤气更换问题。
由于采用手机端远程控制施肥、打药、用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村村民何辉祥在果园管理上的劳动量大为减轻,也让家里的果园管理更为有效,5亩多的果园收入较去年实现了近七千元的增长。
生产生活更便利,产业发展更智慧,乡村治理更科学……调研发现,数字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乡村的治理模式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1.进展 数字乡村建设带来哪些改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调研发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整体上进展迅速、成果喜人。
数字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是数字乡村的发展前提,宽带入村入户是其基本特征。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51.2万个行政村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系统建成,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网络不仅“入村”,也在“入户”。调查中发现,71.90%的村庄宽带入户率在80%及以上,网络宽带的农户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准。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龙回镇茶叶坳村村民肖林说:“宽带不算贵,现在家里要是没宽带,孩子们都不愿意回来。虽然我们不怎么用网,但为了孩子们方便,就装了宽带。”调查发现,农民安装宽带主要是为了方便使用智能手机和看网络电视。即使在一些留守家庭,为方便外出年轻人回家有网可用,家里老人也会支持安装宽带。
在网络信号强度方面,59.50%的受访者反映“网络信号很好,和城里没区别”,26.45%的表示“还行,不影响日常上网”。虽然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如城市完善,但农村常住人口密度远小于城市,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相对不高,民众的满意度较高。
数字平台种类越来越丰富。数字平台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载体,其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成效。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在积极开发各类便利服务的数字平台,并持续推动数字平台在乡村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