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917美食节’100张‘美食霸王卡’(价值500元)免费领!点击网址……”近日,一场针对大学生的沉浸式反诈宣传引发关注。(9月19日极目新闻)
据报道,在这场反诈“钓鱼”演练中,湖北省反诈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向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发送3.4万条定制“钓鱼”短信。“鱼饵”短信群发后,陆续有学生“上钩”。9月17日,行动收网后数据显示,近10%的同学点击了“钓鱼链接”,共有321名大学生最终“上钩”。“中招”的学生中,女生占比65.73%,男生占比32.27%;研一学生占比最高,接近29%,其次是研二和大一新生,分别占比24.6%和12.7%。“中招”的学生,不仅填写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QQ号、身份证号,还提交了学院、年级等详细个人信息。这意味着,若网络这头不是警方,那么他们已成为被骗的超高危人群。
看到测试结果,相信不少人会庆幸此次反诈“钓鱼”走在了社会诈骗前面。但在庆幸之余,也要深思,按理说,个人敏感信息不能轻易泄露是常识,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轻易点击链接?相关信息显示,有的学生因看到短信开头是学校,再加上很多外卖平台都有类似活动,便放松了戒备;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又不涉及账号密码等关键信息,透露这些内容并无大碍。通过这次活动,可以预见“上钩”的大学生再也不会盲目乐观地高估自己的反诈警惕性,也不会再对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持无所谓态度。但通过这次演练也再次说明,反诈没有“高学历侥幸”,年龄、学历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保证;反诈宣传需时时在线,正所谓陷阱无时无处不在,稍微掉以轻心就会吃大亏。
一方面,受过良好教育,抑或对电信诈骗手法有一定认知和了解,但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充分分辨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对大学生群体亦是如此。虽然其精通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面对防诈反骗的考题时不一定能打满分。据湖北省公安厅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湖北各级公安机关受理的电信诈骗案件中,90后受骗者占比29.5%、80后占比32.3%,两者相加占比高达61.8%,成为电信诈骗最大受害群体。而这次警方和高校联手开展的“钓鱼”演练再次证明,大学生等已经成为被骗的超高危人群。
另一方面,时代在发展,犯罪分子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地调整诈骗策略,电信网络诈骗往往令人防不胜防。以这次演练为例,这些短信其实不过是和大学生息息相关的推广信息,诸如美食节、话费优惠之类,都是学生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凡此方式,正是因为看似“真实”,往往易使人疏于防范,放松警惕。再加上有的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在精心设计、层出不穷、流程化、专业化的犯罪手段的攻击下,难免败下阵来。
当然,对于此次演练,网上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样的演练即便出发点是善意的,但也有诱导之嫌,可能对年轻人的心理带来伤害,也会伤害到学生的信任感。对此,笔者要说的是,暂且不论大学生的心理不会那么脆弱,单就反诈宣传形式而言就应不拘一格,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创新举动应对诈骗。就此而言,反诈演练可谓一种针对性极强的反诈创新。另外,如有的地方警企联合推出“反诈奶茶”“防诈快递”,与辖区酒店、餐馆、影院等合作,以消费优惠形式助力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等等,这些多维度的反诈宣传启示都起到了良好效果。
言而总之,不可否认,治本之策还是强化对诈骗的全链条打击。但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多一些反诈演练式的宣传,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主动防御”。